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

专业塑胶模具制造设计/注塑/组装/ODM/OEM

大银塑胶:为好设计制造,让客户的产品快速上架
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» 动态资讯 » 大银新闻 » 扫地机器人模具技术突破:聚焦用户场景的模具创新与未来展望

扫地机器人模具技术突破:聚焦用户场景的模具创新与未来展望

返回列表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10-09 12:45:04
    扫地机器人模具技术突破,并非单纯追求“高精尖”,而是围绕用户实际清洁场景(低矮区域、墙角沿边)反向驱动模具设计优化。通过拆解当前整机厂商的技术创新,结合模具加工的核心需求,既能解决用户痛点,也能提升模具生产效率与适配性,具体突破方向与未来展望如下:
    一、低矮区域场景:纤薄机身与无突起设计的模具适配
    针对用户“床底、沙发底清洁不到”的痛点,整机厂商通过“雷达自动下降”“固态雷达替代传统突起雷达”实现机身减薄(从12-15mm降至8-10mm),这一突破对模具加工提出两大核心要求,也是模具厂的创新重点:
    型腔精度与壁厚控制:纤薄机身(≤10mm)需模具型腔壁厚公差控制在±0.02mm,避免因壁厚不均导致机身变形(影响雷达安装与清扫平稳性)——模具厂通过五轴CNC加工型腔,配合激光测厚仪实时校准,确保每批次模具型腔一致性;
    无突起结构简化模具设计:未来消除雷达突起后,机身顶部可采用“一体化型腔”设计,减少传统突起雷达所需的单独镶件(从3-4个镶件减至1个),不仅缩短模具装配时间(从2小时降至1小时),还降低镶件拼接处溢料风险(用户可避免机身缝隙积灰)。
    对用户而言,模具适配的纤薄机身能深入80%家庭的低矮区域(床底高度多≥10mm),清洁覆盖率提升25%以上。
    二、墙角沿边场景:机械臂外扩痛点与模具优化方向
    整机厂商为解决沿边清洁,推出“拖布外扩”“边刷外扩”机械臂方案,但存在“直角死角”“下压力降低”两大用户痛点,模具加工厂正围绕这些问题探索突破:

    机械臂结构的模具高精度配合:外扩机械臂需模具加工活动部件(如转轴、伸缩臂型腔),配合间隙需控制在0.01-0.03mm——若间隙过大,机械臂晃动会导致拖布下压力不稳定(从12N降至7N以下);模具厂通过EDM电火花加工活动型腔,提升表面光洁度(Ra≤0.2μm),减少机械臂运动阻力,辅助维持下压力;

扫地机器人模具技术突破

    直角死角的低成本模具解决方案:当前拖布旋转轨迹为圆形,直角处易留1-2cm清洁盲区,模具厂正测试“可变形拖布型腔”——通过模具设计使拖布安装位呈“直角适配弧度”,配合整机算法让拖布在直角处微变形,覆盖盲区;该方案无需额外机械结构,模具改造成本仅增加5%-8%,有望成为2025年低成本突破方向;
    下压力维持的模具细节优化:针对“外扩设计降低日常下压力”的问题,模具厂在拖布支架型腔处增加“加强筋结构”(厚度0.5mm),提升支架承重能力,确保外扩状态下仍能维持10-12N下压力(满足油污清洁需求),避免用户“日常清洁力下降”的顾虑。
    三、未来展望:以用户场景驱动模具一体化创新
    扫地机器人模具加工厂的下一步突破,将更紧密结合用户隐性需求:比如针对“宠物家庭毛发缠绕”,优化边刷模具的刷毛植入孔排布(从均匀分布改为“防缠螺旋排布”);针对“复式户型楼层切换”,简化整机内部模具结构(如一体化电池仓型腔),降低整机重量。最终实现“模具设计适配场景需求,场景需求反推模具创新”的闭环,让技术突破真正落地为用户可感知的清洁体验提升。
    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产品研发设计、制造与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制造商。公司成立于1989年,专精于开模、注塑、后加工及电子组装等相关制程。除代工服务外并研发自有产品可供客户直接贴牌定制生产,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