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地机注塑公司:扫地机痛点完善路径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10-12 15:03:58
扫地机注塑公司在配合整机厂商研发时发现,当前扫地机的核心痛点并非“交互需求”(目标用户为高收入中青年,对新功能接受度高),而是“污渍识别缺失导致的清洁闭环断裂”——若无法精准识别垃圾类型(如咖啡渍、毛发、黄豆),清洁便无反馈机制,难以实现“完全免人工干预”。结合注塑公司的模具与结构适配能力,可从“硬件承载、场景适配、升级预留”三方面完善痛点:
一、核心痛点拆解:污渍识别难的底层原因(注塑视角)
污渍识别之所以成为难题,除整机算法与硬件限制外,也与注塑环节的“硬件承载设计”相关:
硬件计算与功耗的注塑适配矛盾:整机需平衡计算能力(如AI识别需高算力芯片)与续航(低功耗需求),但传统模具多为“固定硬件布局”,芯片安装位无散热优化(如无内置散热筋),导致高算力芯片因过热降频,识别效率下降;
污渍多变的场景适配不足:地面污渍(液体/固体、深色/浅色)千变万化,需多传感器(视觉+红外+压力)协同识别,但部分模具仅预留单一传感器安装位(如仅留视觉摄像头孔),无法适配多传感器组合,识别维度受限;
算法迭代的结构预留缺失:算法需持续升级以覆盖更多污渍场景,但传统塑件结构无“模块化接口”,若需更换更高精度的传感器或芯片,需重新开模,增加整机厂商的升级成本。
二、注塑公司的痛点完善方向(可落地实操)
1.模具优化:适配低耗高算力硬件
散热结构集成:在芯片安装对应的塑件型腔(如扫地机顶部主板区),一体成型0.5mm厚的铝制散热嵌件(通过模内镶件技术),配合1mm宽的散热风道型腔,降低芯片温度(实测可降8-10℃),避免因过热影响识别算力;
低耗硬件布局:设计紧凑的硬件安装腔(如将传感器与芯片间距缩小至5mm),减少线路损耗,同时选用耐温PP+玻纤材质(耐温120℃),适配低功耗高集成度的识别模块,平衡续航与算力。
2.塑件结构:强化多场景污渍识别适配
多传感器安装位预留:在扫地机底部与前端,预留“视觉摄像头+红外传感器+压力感应垫”的组合安装腔——摄像头腔做防刮涂层(模内喷涂技术),避免污渍遮挡;压力感应垫腔做密封凹槽(适配防水胶条),防止液体污渍渗入,提升潮湿环境(如厨房油污区)的识别稳定性;
污渍导流设计:在传感器周边的塑件表面,设计1°倾斜的导流筋(高度0.3mm),引导液体污渍(如酱油、咖啡)流向尘盒,避免堆积在传感器表面影响识别精度。
3.升级预留:降低算法迭代的改造成本
模块化型腔设计:将识别模块对应的塑件(如前端传感器盖板)设计为“可拆卸式”,通过卡扣连接而非一体成型,后续需升级传感器时,仅需更换盖板型腔,无需重新开整套模具,改造成本降低60%;
接口预留:在塑件内部预留微型USB接口安装位(公差±0.02mm),支持算法通过外接设备更新,无需拆解整机,提升迭代便捷性。
总结:注塑环节是痛点完善的“硬件基石”
扫地机的污渍识别痛点,需整机厂商与注塑公司协同解决——注塑公司通过模具优化承载硬件、塑件结构适配场景、预留升级空间,为算法与硬件的迭代提供“物理支撑”,最终帮助整机实现“污渍识别-精准清洁-反馈优化”的闭环,真正达成“完全免人工干预”的用户需求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专注
家电模具制造,提供OEM/ODM代工服务。是一家集研发、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制造方案供应商。自有经营产品分别为扫地机器人、塑胶餐具及电子飞镖靶。拥有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制造服务,为客户创造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