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胶注塑制品厂:注塑成型发脆6大处理方案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10-10 13:06:27
注塑成型发脆会直接导致塑件强度不足(如家电外壳易摔裂、日用品易折断),
塑胶注塑制品厂需从“材料-工艺-模具”三维度拆解原因,针对性优化。结合ABS、PP、PC等常用原料特性,以下是可落地的发脆处理方案,兼顾实操性与成本控制:
一、先查根源:发脆核心原因拆解
塑件发脆多源于“材料降解”“应力集中”“成型缺陷”,常见诱因包括:
原料干燥不充分(如PA料含水分导致水解,PC料含水产生银纹);
再生料添加过量(过度降解使材料韧性下降);
塑件结构不合理(壁厚过薄、开口过多导致应力集中);
模具设计缺陷(流道/浇口过小导致剪切过度,排气不良残留气体);
工艺参数不当(机筒温度过高致材料降解,注射速度过快产生内应力);
金属嵌件未预热(与塑料温差大引发应力开裂)。
二、针对性处理方案(附实操细节)
1.原料管控:减少再生料,强化干燥
再生料添加比例:普通塑件(如PP收纳盒)再生料占比≤20%,韧性要求高的塑件(如ABS家电手柄)≤10%,避免过度降解;
原料干燥参数:ABS料80℃烘2-3小时(含水率≤0.1%),PA66料120℃烘4小时(含水率≤0.05%),PC料120℃烘3小时(含水率≤0.02%),用干燥机实时监测湿度,避免水分导致发脆。
2.结构优化:避免应力集中
壁厚控制:塑件最小壁厚≥0.8mm(如PP薄壁杯),壁厚差异≤3倍(避免冷却不均产生内应力);
开口/拐角处理:开口处增设加强筋(宽度为壁厚0.3-0.5倍,高度为壁厚2-3倍),拐角处倒圆角(R≥0.5mm),减少应力集中点(如塑料挂钩开口处加筋后,断裂率下降60%)。
3.模具调整:优化流道、排气
流道/浇口尺寸:小型塑件(如直径20mm的按钮)主流道直径≥4mm,分流道直径≥3mm,浇口宽度≥壁厚1.2倍(如1mm壁厚塑件,浇口宽1.2mm),避免料流剪切过度;
排气强化:在型腔末端、熔接痕产生处开设排气槽(深度0.01-0.02mm,宽度5-8mm),排出熔融塑料中的气体(如PC透明件排气不良会残留气泡,导致受力易裂)。
4.工艺优化:控温控速防降解
机筒温度:PP料机筒温度从220℃降至190-200℃,ABS料从250℃降至220-230℃,PC料从310℃降至280-290℃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材料分子链断裂;
注射速度:从60-70mm/s降至40-50mm/s(薄壁件可稍快至55mm/s),减少塑料在流道内的剪切应力,降低内应力导致的发脆。
5.金属嵌件处理:预热减温差
若塑件含金属嵌件(如带铜螺母的塑料支架),嵌件需提前预热至80-100℃(用热风枪或预热炉),避免冷嵌件与高温塑料接触时产生局部应力,导致嵌件周围塑件开裂发脆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0年专注模具制造,作为
开模注塑代工生产厂家,提供一站式OEM/ODM服务。擅长产品结构优化降低开模注塑成本。拥有完整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团队,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服务;拥有模具加工设备与多年模具制作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类塑料产品制造服务。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