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

专业塑胶模具制造设计/注塑/组装/ODM/OEM

大银塑胶:为好设计制造,让客户的产品快速上架
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» 动态资讯 » 大银新闻 » 塑料模具制造顶白现象:7大核心原因+场景化改善方法

塑料模具制造顶白现象:7大核心原因+场景化改善方法

返回列表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10-14 15:27:01
    塑料模具制造中,顶白是顶出阶段常见缺陷——指塑件脱模时,顶杆接触部位出现白色印痕(严重时演变为“顶爆”穿孔),尤其影响3C电子外壳(如ABS手机中框)、家电配件(如PP洗衣机旋钮)等外观要求高的塑件。其本质是“塑件与型腔粘模力>顶出受力极限”,导致局部材料拉伸发白,具体原因及实操改善方法如下:
    一、模具温度适配偏差:温差致粘模或软化
    不同塑件材料需匹配专属后模温,温差超范围易引发顶白:
    ABS件:后模温低于50℃时,塑件冷却过快变硬,与型腔粘接力增强,顶出时顶杆挤压发白;高于70℃则塑件软化,顶出易变形拉白,需调模温机至55-65℃;
    PP件:后模温需控制在40-50℃,过低粘模、过高塑件韧性下降,顶出易产生白痕。
    二、顶出速度过载:冲击超材料耐受
    顶出速度过快会对塑件形成瞬时冲击,尤其精密薄壁件(如0.8mm厚PC视窗):
    若顶出速度>40mm/s,顶杆对塑件的局部压力超材料屈服强度,易出现白痕;需降至20-30mm/s,对复杂结构件(带多柱位塑件)采用“分段顶出”(初始15mm/s,塑件脱离型腔后提至35mm/s)。
    三、脱模倒角与光洁度不足:摩擦阻力大
    型腔脱模面无倒角或表面粗糙,会增大塑件脱模阻力:

    脱模面未设倒角(或倒角<R0.3mm)、表面粗糙度Ra>0.8μm,塑件边缘易被型腔卡住,顶出时顶杆受力集中发白;需补开R0.5mm脱模倒角,用金刚石砂轮抛光至Ra≤0.4μm。

塑料模具制造顶白现象

    四、顶出系统失衡:受力不均
    顶针弯曲、弹簧弹力不一致,会导致顶出时塑件受力失衡:
    顶针弯曲偏差>0.1mm,或弹簧弹力差>10%,易使局部顶杆压力过大;需更换直度≤0.05mm/m的顶针,用测力计校准弹簧弹力(误差控制在5%内)。
    五、顶针配置不合理:支撑力不足
    顶针数量少、位置偏,会导致顶出受力集中:
    小型塑件(如直径20mm的按钮)顶针数量<2个,或顶针间距>20mm,易在单一顶杆处形成白痕;需增加顶针至3个(呈等边三角形分布),间距缩至15mm内,分散顶出压力。
    六、脱模真空卡滞:负压致粘模
    顶针孔堵塞或无排气,脱模时型腔形成真空,塑件被“吸住”:
    顶针孔积垢(如塑料残渣)堵塞进气通道,脱模时型腔负压增大,顶出需更大力度;需用0.5mm直径铜丝清理孔内残渣,在顶针孔旁开0.1×5mm排气槽,平衡型腔气压。
    七、骨位/柱位粗糙:局部粘模拉扯
    塑件加强筋(骨位)、安装柱表面粗糙,易与型腔粘连:
    骨位表面Ra>1.6μm,脱模时塑料会被粗糙面“勾住”,顶出时拉扯发白;需用600#砂纸打磨骨位、柱位,再用1000#砂纸抛光至Ra≤0.8μm,减少粘模阻力。
    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0年专注模具制造,作为开模注塑代工生产厂家,提供一站式OEM/ODM服务。擅长产品结构优化降低开模注塑成本。拥有完整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团队,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服务;拥有模具加工设备与多年模具制作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类塑料产品制造服务。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