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地机外壳模具注塑怎样进行保养?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09-12 15:21:34
扫地机外壳模具注塑的维护保养是延长其使用寿命(可延长30%-50%)、降低故障停机率(从15%降至3%以下)的核心环节。模具日常运行中,冲头、压料件、弹簧等部件易因磨损、疲劳出现故障,需按“定期检查-精准判断-规范更换/修复”流程操作,具体保养要点如下:
一、紧固零件保养:防松动保稳定性
紧固零件(如模架螺钉、定位销、凹模固定螺栓)是模具结构的“骨架”,松动易导致零件偏移、间隙不均,引发成型缺陷。
检查频率:每日开机前10分钟,每周全面排查1次;
检查方法:用扭矩扳手按规格校准扭矩(M6螺钉5-7N?m、M8螺钉8-10N?m、M10螺钉12-15N?m),目视检查零件是否有螺纹滑牙、头部变形(变形量>0.1mm需更换);
更换要求:需选用同规格、同材质零件(如原用8.8级高强度螺钉,更换时不可用4.8级普通螺钉),安装后用百分表检测凹模与模架的平行度(偏差≤0.02mm/m),确保结构稳定。
二、冲头与冲套保养:核心成型部件的损耗管控
冲头(拉伸/冲裁执行件)与冲套(导向保护件)是模具易损件,常见故障为冲头折断、弯曲、刃口啃坏,冲套内壁磨损。
日常检查:每次换料或停机时,目视检查冲头刃口是否有崩缺(崩缺量>0.05mm需更换),用百分表测冲头直线度(偏差>0.02mm需矫正或更换);冲套需检查与冲头的配合间隙(原间隙0.01-0.03mm,磨损后超0.05mm需更换);
更换规范:冲头需匹配“工作尺寸+安装尺寸+长度”三参数(如φ8mm工作段、φ10mm安装段、50mm总长),更换后校准与凹模的同轴度(≤0.02mm);冲套安装时需用液氮冷缩或压入法,避免暴力敲击导致变形。
三、压料与卸料零件保养:保障料流与脱模顺畅
压料零件(压料板、优力胶)控制料流防起皱,卸料零件(脱料板、气动顶料)确保工件顺利脱模,两类零件故障易导致工件卡模、变形。
(一)压料零件保养
压料板:检查平面度(偏差≤0.03mm/m),若出现局部凹陷(深度>0.1mm)需研磨修复;
优力胶(弹性压料件):检查压缩量(原设计压缩20%,老化后压缩量不足10%或出现裂纹需更换),更换时需匹配原硬度(邵氏A50-70)与尺寸,避免硬度不符导致压边力不均。
(二)卸料零件保养
脱料板:检查与凸模的配合间隙(原0.02-0.04mm,磨损后超0.06mm需线切割修复),刃口若有毛刺需用油石打磨(Ra≤0.8μm);
气动顶料:检查气压稳定性(正常工作压力0.4-0.6MPa,漏气后压力下降超0.1MPa/min需排查气管或接头),气管需选用耐高压(≥1MPa)、耐油材质,破损后及时更换,避免气压不足导致卸料不畅。
四、刃口研磨与退磁:防堵料与保精度
模具长期使用后,刃口易磨损变钝(出现毛刺),研磨后若带磁易吸附废料导致堵料,需两步保养:
刃口研磨:每冲裁5万次或工件出现毛刺时,用金刚石砂轮(粒度800-1200目)研磨刃口,研磨量控制在0.05-0.1mm,确保刃口锋利且无崩角,研磨后粗糙度需达Ra≤0.4μm;
退磁处理:研磨后用退磁机(磁场强度0-5000Gs)对刃口部位退磁,退磁后用铁粉测试(无吸附即为合格,剩磁≤0.5mT),避免废料吸附在刃口导致下次冲压卡料。
五、弹簧等弹性零件保养:防疲劳失效
弹簧(压边、卸料用)易因反复压缩出现断裂、变形,是模具突发故障的常见诱因。
检查周期:每周停机时全面检查,重点关注高频受力弹簧(如压边弹簧、卸料弹簧);
故障判断:弹簧自由长度缩短超5%、直径膨胀超3%或出现裂纹,需立即更换;
更换规范:按“颜色(如黄色对应φ6×20mm)、外径、长度”三参数确认规格(三者需完全一致),同一组弹簧(如4个压边弹簧)需同时更换,避免受力不均导致模具偏载;安装时注意弹簧旋向一致,防止错位卡滞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0年专注模具制造,作为开模注塑代工生产厂家,提供一站式OEM/ODM服务。擅长产品结构优化降低开模注塑成本。拥有完整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团队,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服务;拥有模具加工设备与多年模具制作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类塑料产品制造服务。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