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塑模具产品电镀:越南注塑模具厂必知的8大设计技巧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10-19 16:21:30
在
越南注塑模具厂的电镀注塑配件生产中,注塑模具的设计直接决定电镀效果与成品质量——相比金属电镀,注塑件因成本低、重量轻、设计灵活,已广泛替代金属件,但需在模具设计阶段规避电镀隐患。以下8个设计技巧,可帮助注塑厂家保障电镀质量、降低成本、按时交付:
一、预留挂架点:防高温变形的关键
电镀过程需70℃左右高温,模具设计时需提前规划挂架点:
挂架点应设在产品非外观面或结构强度高的位置(如加强筋根部),避免高温导致挂架处变形,影响外观;
挂架点尺寸需适配电镀挂具(通常直径3-5mm、深度2-3mm),确保挂接稳固,防止电镀时产品脱落。
二、精准设计收缩率:适配热胀冷缩特性
基于电镀前后的热胀冷缩原理,模具需计算针对性收缩率:
常规电镀产品收缩率设为千分之一(如100mm长的产品,模具设计时需放大至100.1mm);
薄壁产品(壁厚<1mm,如电子配件外壳)收缩率需提升至千分之1.2-1.5,避免电镀后因壁厚薄、收缩量大导致尺寸偏差。
三、避免细长结构:防电镀断裂/脱落
产品设计需控制长宽比,避免细长结构:
细长件(如条状装饰件)长宽比建议≤5:1,若超过需增加横向加强筋(筋宽为壁厚的1/3-1/2),防止电镀时因重力或药液冲击导致断裂;
细长部位避免锐角,需倒圆角(R0.3-R0.5),减少电镀时的应力集中。
四、优化顶端放电设计:提升镀层均匀性
电镀时顶端易出现放电集中(镀层过厚或烧焦),需针对性设计:
产品顶端优先做R0.5-R1.5圆角,替代锐角,分散放电电流;
若顶端有平面,可在模具对应位置设计喷嘴挡板(高度1-2mm),引导电流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镀层异常。
五、合理设拔模角度:防生锈+易脱模
拔模角度不仅影响脱模,还与模具防锈相关:
产品内外壁拔模角度建议设为1°-3°(外观面取大值,非外观面取小值),减少模具与产品的摩擦,降低模腔生锈概率;
电镀件拔模角度需比普通注塑件大0.5°-1°,避免脱模时刮伤产品表面,影响电镀前的表面平整度。
六、设计适配通风口:防气体缺陷
模具需预留通风口,解决电镀前注塑阶段的气体问题:
通风口设在模腔末端、熔接痕产生处(如产品拐角),尺寸控制在0.1-0.2mm(宽)×5-10mm(长),既能排出气体,又避免注塑时溢料;
通风口需与电镀后处理工序适配,避免残留药液堆积在通风口,导致镀层鼓包。
七、协同模具生产线设计:提效控质
模具设计需结合生产线流程,兼顾效率与质量:
模具结构需适配自动化取件设备(如预留机械手抓取位),减少人工接触,避免产品表面污染,影响电镀附着力;
生产线需预留电镀前检测工位(如表面瑕疵检测),模具设计时可在产品非外观面设定位基准点,方便检测时定位。
八、优化顶针设计:避电镀外观问题
顶针位置与形状需考虑电镀影响:
顶针优先设在产品内侧或非外观面,若需在外观面设置,需在顶针顶端设计倾斜R角(R0.3-R0.8),避免顶针痕迹被电镀放大,影响外观;
顶针直径需与产品壁厚匹配(通常为壁厚的1/2-2/3),防止顶针处应力过大,导致电镀后出现裂纹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0年专注模具制造,作为
开模注塑代工生产厂家,提供一站式OEM/ODM服务。擅长产品结构优化降低开模注塑成本。拥有完整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团队,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服务;拥有模具加工设备与多年模具制作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类塑料产品制造服务。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