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注塑加工厂家:三种不常见的塑胶加工上色方法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10-18 15:23:32
在
越南注塑加工厂家领域,塑胶件的色彩呈现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。除常规上色方式外,以下三种不常见的塑胶加工上色方法,因适配特定生产需求(如小批量定制、成本敏感场景),逐渐被部分厂家应用,具体操作逻辑如下:
一、复合着色法:小批量定制的精准配色方案
复合着色法核心是“预调配色+精准复现”,适合对颜色一致性要求高的小批量生产:
技术原理:提前根据客户色卡,将色粉、助剂与塑胶基材按固定比例预混合,形成定制化色母复合物;注塑时直接将复合物投入设备,无需现场调色,能精准控制颜色偏差(通常ΔE≤0.5);
实操优势:相比批量上色,可快速切换颜色,减少换色时的原料浪费;且多数工程塑料(如PC、PA)采用此方法预着色后出售,越南厂家无需额外调配,直接使用即可保障成品颜色统一;
适配场景:电子配件(如精密连接器)、医疗塑胶件等小批量、高色准要求的产品。
二、色母料着色法:低成本低污染的颗粒化方案
色母料着色法以“颗粒/液体载体”为核心,是兼顾成本与环保的上色选择:
技术原理:将高浓度色粉分散在树脂载体中,制成颗粒状(最常用)或液体状色母;注塑前按比例(通常1%-5%)将色母与空白塑胶颗粒混合,通过设备熔融后均匀附着于基材;
实操优势:颗粒状色母粉尘少,可减少车间污染,且储存方便(常温密封即可);相比色粉直接上色,成本降低15%-20%,适合越南厂家的中批量生产;
适配场景:日用品(如塑料收纳盒)、家电外壳等对颜色要求中等、注重成本控制的产品。
三、注塑干式调色剂着色法:经济但需严控污染的上色方式
干式调色剂着色法因“低成本”受关注,但需解决污染与均匀性问题,属于较特殊的上色选择:
技术原理:使用干燥的粉末状调色剂(墨粉)作为着色原料,注塑前将调色剂与塑胶颗粒混合;需通过专用设备确保调色剂均匀覆盖颗粒表面,避免熔融时出现色斑;
实操要点:为减少污染,越南厂家通常采用固定尺寸的密封袋/纸箱包装调色剂(按单次生产用量分装);混合时严格控制转速(300-500r/min)与时间(5-8分钟),确保每颗塑胶颗粒都裹覆均匀;
适配场景:工业用塑胶配件(如机械外壳)等对外观要求不高、追求极致成本的批量产品,需后期清理设备残留以防止串色。
三种上色方法各有适配场景:越南注塑加工厂家可根据订单批量、色准要求、成本预算选择——小批量高色准选复合着色法,中批量控成本选色母料着色法,低成本工业件选干式调色剂着色法,同时需匹配对应的设备与操作规范,保障上色效果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0年专注模具制造,作为
开模注塑代工生产厂家,提供一站式OEM/ODM服务。擅长产品结构优化降低开模注塑成本。拥有完整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团队,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服务;拥有模具加工设备与多年模具制作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类塑料产品制造服务。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